《古典百分百》一提“古典音乐”这几个字,许多人就望而生畏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,认为“古典音乐”离自己有相当的距离,其中深奥的哲理若没有虔诚的基督徒般圣洁的心灵,似乎是很难以接受和深入其中的。相对而言,古典音乐就不如流行音乐感觉起来那么轻松、那么易于产生共鸣。其实,这种对古典音乐误解的普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。因为在以往的传媒报道中,对古典音乐的宣传与推介过分地强调了它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,由此便忽略了它的娱乐性以及带给人们感官轻松愉悦的一面。殊不知当今被奉为经典的施特劳斯圆舞曲,在当年就是风靡了维也纳的流行音乐,而今天被称为音乐圣人的海顿、莫扎特,当初的社会地位就和王公贵族家的厨师、车夫、花匠、仆役相等,了解了这些,您再欣赏所谓的“古典音乐”时,还用得着非得正襟危坐了吗?凡是一部艺术作品,创作者都是想让更多的人去观赏、去聆听、去感受,古典音乐家也不例外。如果作曲家只是希望自己的精神创作被束缚在一个小小的圈子内,那么贝多芬也就不会写出震耳发聩的《第九交响曲》,也不会借此曲喊出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的心声。所以说,作曲家们是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听懂他们的音乐。
精彩评论现有条评论